石榴花開、籽籽同心。
寧夏作為民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貫徹黨中央部署要求、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重要舉措,也是寧夏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然要求。
使命重在擔當,實干成就未來。
10月10日至1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在銀川召開,專題學習貫徹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審議通過《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意見》。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仔細研讀、熱烈討論、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大家一致認為,這次會議為全區上下做好民族工作導航定向,必將引領寧夏民族工作在創新發展中邁上新臺階。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遵循民族工作規律,用好民族工作經驗,鞏固民族工作成果,堅決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生命線,努力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
(一)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興。
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高政治站位,牢記“國之大者”,把握戰略定位,統籌謀劃和推進寧夏民族工作。
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脫貧、全面小康、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少”的囑托,激發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在實現共同富裕、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征程中同舟共濟、攜手并進……
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為大家指明了前進方向、堅定了信心決心。
“這次自治區黨委以全會形式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充分體現了自治區黨委站位全局,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陳建龍表示,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將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大力做好宣傳講解,錨定重點任務,壓實責任、精準施策,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生命線,推動我區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這次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根本遵循,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不放松、不動搖、不偏離,工作舉措向主線發力,人員力量向主線加強,確保民族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自治區民委副主任劉長松說。
“自治區黨委以全會的形式專門對民族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意義重大,非常必要,充分體現了自治區黨委站位之高、戰略眼光之深和工作決心之大。”自治區直屬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劉成孝說,區直機關要把創建模范機關和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結合起來,強化大團結教育,構建大融合格局,凝聚大發展力量,推動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二)
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
怎樣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著力將“大寫意”變為“工筆畫”?來自縣區的負責人在學習交流討論中,找準了切入點、著力點、發力點。
平羅縣委書記宋世文說,平羅縣將在推動學深悟透上下功夫,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樹牢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新理念;在推動鞏固提升上下功夫,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在推動工作落實上下功夫,培養造就一批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態度特別堅決、明辨大是大非立場特別清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行動特別堅定、熱愛各族群眾感情特別真摯的干部隊伍;在推動共同富裕上下功夫,引導3萬移民群眾和其他群眾一道共同致富。
涇源縣委書記徐龍表示,要牢牢把握住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根本主線,切實教育引導全縣各族人民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守望相助,手足相親;牢牢把握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主題,切實鞏固和拓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成果;牢牢把握住做好民族工作的關鍵“主魂”,切實教育全縣各族人民群眾增強“五個認同”;牢牢把握做好民族工作的核心主導,切實為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組織保障和人才隊伍保障。
中寧縣委書記何建勃說,今后,中寧縣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抓教育、抓發展、抓交融、抓法治、抓穩定,以更高起點、更高水平推進中寧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向縱深發展,努力在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中走在前列。
(三)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民族團結說到底是人與人的團結,需要凝聚全社會的力量。
北方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刀波表示,在教學當中要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在科學研究當中,要充分發揮知識分子作用,在研究方面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同時強化服務社會,助力寧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作為一名枸杞產業中的科研人員,我將著力把科技成果轉化為農民致富增收的途徑,推動枸杞產業做大做強,通過產業帶動、成果轉化、科技創新,激發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斗,在實現共同富裕、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征程中同舟共濟、攜手并進。”寧夏農科院枸杞研究所所長曹有龍說。
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經理侯艷表示,作為文藝工作者,要把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作為創作宣傳的重中之重,用“潤物細無聲”的宣傳方式,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處不在,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民族地區唱得更響、唱得更好、唱得更新,唱出全國民族大團結中的寧夏聲音。(記者 周一青 李志廷 馬越)